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凝心聚力,共促发展——全国农担体系2019年春季业务推进会在京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财农﹝201740号文件、财农﹝20181号文件及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视频会精神,促进全国农担体系业务上量和风险防控,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424-26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农担公司)在京举办全国农担体系2019年春季业务推进会。此次会议聚焦渠道、工具、产品、分支机构管理等主题,就推动体系建设和业务开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国家农担公司董事长张洪武作会议致辞。财政部农业司农业一处调研员屈霞、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处长董明、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秘书长殷有祥出席会议。国家农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省级农担公司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风险分管高管,业务、风险部门负责人,外部合作机构及行业专家等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董明详细介绍了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建立的重大意义、主要功能,以及省级农担公司接入系统的具体操作流程。殷有祥着重介绍了融资担保行业机构、业务、风险的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阐述了做好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建设性的工作建议。

本次会议重点设置了外部机构分享环节,邀请了来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中信公证处等机构的行业专家,为全国农担体系在业务拓展及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创新的视角、工具和思路,促进全体系业务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详细介绍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与农担体系合作的构想,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95%的乡镇和74%的行政村的健全组织体系,与农担体系的合作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着重介绍了村镇银行发展情况,并探讨了与农担公司合作展望。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介绍了基于“IFC专家农业贷款风控模型打造数字农业贷款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分享了采用深入农村、口碑营销等方式实现农业小额信贷获客的经验,以及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客户的风险管理理念及具体风控方法。北京市中信公证处围绕公证在法定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法定公证法律效力三方面,如何为农担业务风控和业务开展保驾护航进行了讲解。

为深化银担合作,明确今年推进合作的主要方向,本次会议邀请中国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就与农担合作的产品、模式和经验进行分享。中国农业银行着重介绍了与农担体系合作的主要产品及政策,邮储银行系统总结了目前双方合作的四大典型模式及优秀经验,并展望了未来合作的重点方向。

此次会议邀请了部分省级农担公司就产业扶贫、担保产品开发、分支机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分享。河南农担公司介绍了基于四个体系三个机制、以产业扶贫为主要目标的卢氏模式,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政策体系和主要做法。湖南农担公司介绍了基于农担体系建设基础上,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扶贫经验,重点介绍了地方政府高位推动、全力支持的郴州模式”“保靖模式。此外,湖南农担公司也分享了产品标准化的理念与目的,并着重介绍了以行业调研、数据测算为基础的标准化产品设计思路。浙江农担公司分享了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宋小菜互联网担保产品的产品要素及操作要点。吉林、青海、云南三省农担公司就本省分支机构建设及管理经验进行分享,尤其是吉林农担公司在项目分级评审和授权用印方面的探索,青海农担公司按照垂直化、短链化原则、地方政府深度支持的扁平化设置模式,云南农担公司坚持专注农业、垂直短链、合理布局、政策匹配、政府增信、逐步独立的分支机构建设原则,为全国农担体系的分支机构建设及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此次会议每阶段的讲解分享都设有提问研讨环节,让参会者与主讲人充分互动,深入交流沟通,学深入、学扎实。

此次会议时值全国农担体系成立三周年之际,张洪武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体系成立3周年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他表示,3年来全国农担扎实推进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事业新、机构新、人员新等复杂情况,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担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格局的新生力量。33家省级农担公司共设立分支机构1500多家,共有专职员工2500余人,对全国1050个主要农业县的业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造了上下一体、紧密联结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二是不断扩大朋友圈,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支持农业发展。国家农担公司顺利完成与16家银行总行的战略合作,各省级农担公司已经与超过450家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银行授信超过7000亿元,农担体系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截至3月末,各省级农担公司在保余额达到816亿元,在保项目26万个。自121号文印发以来,累计新增担保金额达到1355亿元,新增项目个数39万个,相较于各省级农担公司551亿元的注册资本金,政策效能放大2.5倍。

在全力推进体系建设和业务开展的同时,全国农担体系按照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深入理解、深度契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社会特征,通过不断实践检验和数据积累,持续完善看人”“看事的风险管理思路,形成农担体系在农业风险识别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了体系稳健运行。同时,为了应对农业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探索推进与农业保险、期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多种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合作。截至3月末,全国农担体系担保代偿率为1.08%(累计代偿率1.8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以上),也远低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4.23%)。

作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具,全国农担体系积极主动作为,为财政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独特价值。各省级农担公司在949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累计支持了15.2万个农业项目,撬动银行资金323亿元,支持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就业增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月末,各省级农担公司在贫困县尚有在保项目11万个,在保余额约为230亿元。

张洪武全面总结了全国农担体系取得工作成果的宝贵经验。一是始终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始终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入农担体系发展战略和规划之中,确保体系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划和推动体系建设和发展。三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探索和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了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不断进行业务模式、管理体制、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不断增强体系发展的内生动力,永葆农担事业活力和进取的锐气。五是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和稳健经营,夯实发展基础,保障了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张洪武对在新形势、新背景下进一步做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提出要求与建议:

第一,在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中找准农担定位、贡献体系价值。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村。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推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构建全国农担体系,正是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放大政策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关键环节。全国农担体系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做出新的历史作为。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持续支持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履行农担体系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发布的《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农担体系服务的重点对象首次加入精准扶贫项目。全体系要在脱贫攻坚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为助力财政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第三,聚焦一面五端,用新思想、新路径引领农担体系新发展。一是提高覆盖面,推进分支机构布局,做好体系建设,力争实现1050个主要农业县业务全覆盖,并不断提升业务规模,扩大对特色主导产业的覆盖程度。二是聚焦资金端,全力深化银担合作,做好资金开源。全面深化与银行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为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和更优惠的借贷条件。三是拓展项目端,积极推进机构合作,做好项目引流。全体系要借力而为,不断扩展朋友圈,拓展获客渠道,做大做强业务。四是聚焦产品端,全体系取长补短,推动产品标准化,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业务持续增长,更好发挥支农作用。五是关注风险端,筑牢风险防控堤坝,确保风险可控。六是重视管理端,全面开展管理提升,切实加强人才建设,稳定提高全体系的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发展质量。

各省级农担公司一致认为,此次业务推进会时值全国农担体系建立三周年之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表示,会议内容丰富、交流充分深入,通过此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学习了兄弟省份的优秀经验,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增强了干好农担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次业务推进会为契机,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励精图治,共谋发展,用新方法、新思路、新工具创新性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农业特色的业务模式及风控方法,积极发挥农担社会责任,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服务热线:

0574-87188557

联系邮箱:

nbacg@nbacg.cn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柳汀街225号月湖金汇大厦14-3室

Copyright 2018  宁波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000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733号